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百科 > 正文

青城山上文创班

摘要: 青城山上文创班 摘要:今年三月的一次政协文史资料编写工作会上,...

青城山上文创班

摘要:今年三月的一次政协文史资料编写工作会上,政协主席高润川拿出他的手机对我说,最近得到一张老照片,里面有你。你看,那阵的你好年轻哦。我一看,原来是一张1977年灌县文学创作学习班在青城山天师洞的合影。照片是黑白的,右下角微微有些发黄,上面题:灌县文艺创作学习班留影,看落款时间是1977年9月20日,有37年的历史了。 一
  
  今年三月的一次政协文史资料编写工作会上,政协主席高润川拿出他的手机对我说,最近得到一张老照片,里面有你。你看,那阵的你好年轻哦。我一看,原来是一张1977年灌县文学创作学习班在青城山天师洞的合影。照片是黑白的,右下角微微有些发黄,上面题:灌县文艺创作学习班留影,看落款时间是1977年9月20日,有37年的历史了。
  我赶忙请他手机发送给我。
  这真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相信当年参加文创班的学员在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岁月辗转后,未必还保留有这张照片。我很想知道保存这张照片的人是谁,可高主席卖了个关子,没有告诉我。
  仔细辨认照片上的人,从依稀熟悉的面容上,还是认出了王怀玉、沈瑞德、袁思容、陈光林、田曙光、韩良君、陈楚、李文忠等人,还有几位实在是叫不出名字了。后排右边第一个戴帽子的是文创班上年纪最大的一位,记得是青龙的人,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道是否还在世。最遗憾的是,五位女学员竟然连一个都认不出来了,可见当年的我是面浅眼也浅。
  望着照片上那一张张青涩的脸,当年在文化馆参加文艺创作活动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二
  
  1972年初,我从下乡插队的石羊公社招工到了都机厂当了工人。单位和离堆公园门对门,职工食堂和公园两隔壁,而当时文化馆就在离堆公园内,图书馆也在文化馆隔壁,我时常在下班后打了饭就端到图书馆的阅报室,一边吃饭一边看报。偶尔也有文化馆的老师到图书馆来或看报或借书,脸混熟了,得空就从图书馆与文化馆相通的小门溜过去与文化馆的老师聊几句。
  当时文化馆的创作辅导老师有袁老师、易老师、沈老师、汪老师等,他们知道我业余喜欢写点长短句子,多有鼓励。我的第一篇发表的作品是在四川电台广播的朗颂诗《毛主席来到都江堰》。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当时写作的幼稚。
  那时文化馆经常要组织业余文艺创作学习班,从各单位和乡镇抽调一些有一定基础的文艺爱好者进行集中培训和创作,大概就是一周左右时间。一般由文化馆或文化局出面到单位商调,单位同意了,工资照发。农村的据说还有工分和补贴。我那会还是单身,挤住集体宿舍,难得有清净的个人空间,有那么一周的时间专心写作,还发工资,简直是美上了天。
  那时县上、地区、省上经常要组织业余文艺演出,每次组织的文艺创作学习班,除了各人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外,还要根据上面的文艺汇演要求布置创作任务。我在文创班上除了写诗歌、小说外,还写了不少的剧本、相声、金钱板、谐剧和其它唱词,提供给县上演出,有许多还编进文化馆编印的小册子。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照片上的这次文艺创作学习班就是以创作剧本为主的一次活动。
  三
  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温江地区的小戏(独幕剧)在全国都是出名的,号称“小戏之乡”。一批编剧、导演和演员创作和演出很多优秀小戏,如《一分钱》、《金钥匙》等,在各级文艺汇演中屡屡得奖,因此地区和各县文化部门都很重视小戏的创作和演出,几乎每年都有文艺汇演。文化馆作为具体抓的单位,举办文艺创作学习班抓剧本创作是非常积极的。
  文创班的地点选青城山天师洞,那是一个非常幽雅安静的环境,很适合写作。换着今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五A级景区的核心景点,每人一间屋子,一日三餐有人照管,那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那时灌县教育和文化还没有分家,文化馆就属文教局管辖,而当时的青城山、二王庙和离堆公园也都属文教局管辖,我们自然就轻而易举地享受了这个待遇。
  文化馆的领导和辅导老师在第一天给大家讲了些创作方面的套话后,就给大家下达了写作剧本的任务,以后便是自己关在屋子里各人写各人的东西。吃饭的时候大家集中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交流各自的创作。老师只是偶尔到学员的房间来问问情况,摆一会龙门阵。
  袁思容老师是具体抓剧本创作的。袁老师瘦高瘦高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待大伙很亲热,没有老师的架子。其实他是搞音乐的,因为馆里没有专门的戏剧老师,他就充任了。有天他到我房间来,我正在整我的长短句子,见袁老师来了,很不好意思地将诗稿遮住。袁老师好聪明的人哦,装着没看见的样子说,不着急,慢慢写,样板戏还十年磨一戏呢。
  当天晚上我就有点坐不住了,熬了一夜,写个独幕剧《老哨兵》,第二天修改了一下,誊抄出来,还给本子做了封面,交给袁老师,算是完成了任务。
  
  四
  
  完成了任务,心中顿时一阵轻松,想写的时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约上两个文友去爬上清宫,看蒋中正先生题写的“上清宫”三个字,或是到“呼应亭”去大吼几声,看山边的云随风飘荡,听林中的鸟儿啾啾鸣叫。看时间差不多了,一路小跑下山,到天师洞,饭菜已摆上桌子。日子过得很滋润。
  陈光林是写民歌的,一天到晚都是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就凑成一首四言八句,每天都要到我房间来念给我听,问我写得如何。我说不好,他就硬要我说哪点不好,要我给他改。弄得我没办法了,以后只要他一念,我就说好,他就笑惨了。
  陈楚是搞书法的,到文创班结束我也没看到他写的东西,倒是他的书作让我大开眼界。他跟我说,他的拿手是左手书,并当着大家的面用左手写了几幅字。他送了一幅字给我,字歪歪扭扭的,我说不安逸,他说这是艺术,我就把他的艺术收下了。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他没有成为作家,倒成了都江堰的著名书法家。
  李文忠和韩良君是搞音乐的,大概那阵也喜欢搞点创作,不过我到现在也没看到他们有文学作品,倒是他们的笛子、二胡让我长见识了,又吹又拉,还真的有点水平。几十年后,他们都成了都江堰音乐界浮在面上的人物。
  
  五
  
  舒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周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这天上午,山上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地区创作组的几位老师,有陈泽远、艾湫、周又朗等,说是专门来看望文创班的学员。来了自然少不了要和文创班的学员座谈加辅导。很意外的是,几位老师在点评大家的创作时,竟然对我的独幕剧《老哨兵》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带回地区去认真研究修改。把我高兴得一时诗都不想写了,要写剧本了。
  几位老师都是省作协会员,在文学创作上都很有成就,陈泽远和艾湫还是省作协理事,在我们这些文青的心中就是大作家了。陈泽远老师后来写了《李冰》电影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周又朗老师不仅搞文学创作,还有一手绝活,就是制作陶印。这是一种介于石印和木印之间,以烧制的陶土为制印材料的印章。我记得他送了一个方形的陶印给我,可惜我不识货,没有认真保管,不小心碎了。周老师后来成了陶印专家,报刊杂志都作了报道,名气大了,印章值钱了,我的印章却没有了,但那份情谊却永远还在。
  
  六
  
  灌县文艺创作学习班结束了。
  结束那天,文化馆的书记王怀玉老师说,这几天大家辛苦了,我请大家吃青城四绝。王书记特地给青城山的当家关照,给大家办了两桌最有青城山特色的道家宴席。吃着青城山老泡菜,喝着洞天乳酒,大家是特别的开心。几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样好吃的道家宴席了。
  临别之际,大家在天师洞的石梯上合影留念。说实话,时间虽然短暂,分手时大家都还有些依依不舍。记得青龙乡那位老兄还拉着我的手说,二天到青龙来吃豆花饭。
  遗憾的是,我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他老兄了。 共 2813 字

上一篇:阳光下

下一篇:隔河相抱(散文)_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