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物百科 > 正文

闹秋(散文)

摘要: 闹秋(散文)...

闹秋(散文)


  9月22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正是秋分前一天。我们原十三师知青一行四十人来到位于北京通州区的一个工厂仓库聚会。
  这个工厂仓库,说是仓库,只有一间库房,剩下的十来间房子都被卡拉OK机、麻将桌、棋艺书画室所占领。屋子外面是仓库主人——一位十三师知青的果园兼花园。这里,我们已经来过多次了,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知青的农家院,当成了知青自己的家园。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疯,忘情地闹,可劲儿地释放自己,全然不顾自己已是古稀之人,顽皮得像一个孩子,可爱得忘掉了世上还有烦恼二字。
  “知青农家院”的主人叫王铁成,是一个极憨厚热情的汉子,快七十岁了,自己还鼓捣着一个工厂。干了N多年,钱没挣多少,朋友却交了一大堆。这二三年,索性把厂子交给别人去打理,自己则专心为“农家院”,为这些新老知青朋友鞠躬尽瘁。他头天晚上就在家里炖了一大锅猪手,把准备第二天烤制的羊肉煨好,当天清晨开车到离农家院二十多里地的河北大厂县的农贸市场去买活鱼、活螃蟹和各种蔬菜、调料,把宴会搞得丰盛不已。为了聚会大家能坐到一起,他专门搭了一个大棚,在大棚上铺上了透风的篷布;他亲自搬煤气罐、洗碗、擦拭桌椅。这么说吧,就没有他不干的活儿,就没有他不操心的事儿。
  我们十点来钟来到了这个农家院。由于经常来这里,所以大家跟串亲戚一样,谁都不认生,来了就有自己的“目标”。
  一个哥们下到地里去捉秋虫,一边捉,一边还念叨:“秋虫,百日虫,夏天会叫,秋凉即殁。”老人家还跩起文词来了。他真是个捉秋虫的高手,不一会儿就捉了二三十来个。老人家也是个诗人,望着小笼子里的秋虫,吟唱了一首“七绝”:
  喻人命短借秋虫
  可识秋虫多善终
  有限今生整日唱
  悠然不向金丝笼
  一个没有多少话的知青大哥老王,抄起一把铁锹,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支起了大铁锅,点着了劈柴,抡起大炒菜铲子,开始炸鱼、炖柴锅鲜鱼,起锅的时候撒上一点小香葱,喝,美得我们就会说一个字:“绝!”
  几位女生和一个看上去像是蒙古族的老知青开始串羊肉串,一边串,一边念叨:“咱们上山下乡的时候,要是有羊肉串吃,连生的都得给抢光了,羊肉串还用烤!”说得大家不由得回到了半个世纪前。
  49年前的秋天,我们五千多北京知青,来到宁夏,当上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兵,为国分忧,为解决自己家中的生活困难来到了宁夏。本以为这里和当时宣传的那样:“千里黄河富宁夏”,却谁知不多久就开始吃返销粮——发了霉的棒子面,一年只能吃四次肉,一个月只有二两油。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浪地、脱坯、挖沟、上房泥,没有钱买雨鞋,冬天就光着脚在冰水里挖沟,一天定额八方土,女生来例假也不能例外。完不成还要扣每个月24元的工资。这四大累把我们瘦小的骨头都快榨干了油。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来描写我们的知青生活和劳动场景:
  然而,迎接我们的是啥?
  是恶劣的生活环境和
  超出我们能够忍受的重压。
  我们童稚般的年龄
  和那没有发育完全的骨架,
  怎能对付这无情的双煞?
  况且还有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和阶级斗争的鞭挞。
  
  我们的蜗居,
  连蟑螂都不会下榻。
  那里只有潮湿的稻草,
  那里是潮虫、虱子的天下。
  我们住的虽然名曰土炕,
  却没有柴薪堆码。
  三九严寒,
  我们赤脚站在冰水里,
  谈笑间,
  把严冬融化。
  沙尘暴中,
  房倒屋塌顶棚吹垮,
  我们只当作皇上起驾。
  我们用铁锹头盛饭菜,
  餐后根本不用洗刷。
  袖子一抹,
  嘴巴一擦,
  没油没味,
  更缺少盐巴。
  我们吃长饭的年龄,
  营养却极度缺乏。
  叫得上来的病症,
  我们一样不落(拉)。
  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终于活着回来了。今天我们还能聚在一起,这该是多么值得庆幸的大喜事呀。因此,我们把每一次的聚会,都当成我们自己的一个节日。
  宴会开始了,觥筹交错,举杯痛饮,我喝得有点微醺,不知不觉地犯了个“大忌”——请我们知青中的国家一级演员史英潭先生给大家说一段单口相声“地理图”。
  我道行浅,不懂得曲艺这行有规矩,叫做:相不游街——最忌讳在酒桌、茶桌、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等不正规演出场所“来一段儿”。然而,面对真诚、热情的知青朋友,您又有什么理由不来一段儿?史先生全然不顾这些忌讳,热情而认真地说开了:
  从王铁成的农家院到东门官银号,北海楼,龟甲胡同......过乌拉素海,石嘴山,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过中宁......过了九龙,香港到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缅甸仰光,孟加拉印度,加尔哥达,孟买新德里,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安卡拉,过黑海,到苏联......最后回到北京通州王铁成的农家院。
  “好!”一片赞誉声不绝于耳。古稀老艺术家,口齿伶俐、吐字清楚、底气十足、一气呵成,又见其功底扎实、宝刀不老,不愧为国家一级演员,尤其是说到京兰铁路线那熟悉的一站一站站名,又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当年那西去列车的窗口……
  为了让这热闹的气氛再掀高潮,我提议,来个合唱“宁夏花儿·沙枣开花香天下”。大家纷纷站起身来,放开喉咙,共同唱起了半个世纪以来都烙印在我们心中的歌:
  沙枣开花香天下
  千里黄河富宁夏
  东有黄河一条龙
  西有贺兰山宝疙瘩
  一马平川的好庄稼
  富饶花儿开哎哎哟
  花儿开哟花开富宁夏
  哎哎哎哟
  每个人唱得是那么动情,每个人眼里都含着泪花,那是五味杂陈的泪,那是很多人都解读不了的泪,是苦,是甜,谁能说得清?
  我站在一个土坡上给大家照相,我突然发现,王铁成的农家院呀,是一副五彩的画布,知青的欢乐情趣,如同画布上的色彩,尽情地跳跃在上面。这幅画技法简单、洒脱、真实,没有虚构,挥洒自如,大手笔大气魄,最真情,最最动人。
  这幅画是经过半个世纪春夏秋冬风吹日晒炼制而成,染料是知青情怀,保质期长,不变色,永不退色。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诗兴大发,几乎是吼了出来:
  年龄过花甲
  身心具未垮
  横刀立马示天下
  再活俩花甲 共 2290 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