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魏官红
央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从谋发展到稳经济、从抗风险到立标杆,2022年上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9月2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报告》数据,面对今年上半年的环境与市场波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持续增长,显现出对资本市场的压舱石作用。
具体而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占境内市场总户数的7.47%,占港股市场总户数的4.57%,但营业收入分别占到40.62%和51.32%,利润分别占到39.44%和50.47%。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央企一般都处于我国关键领域或者核心经济命脉行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能够在关键领域发挥独特优势,在稳经济和稳市场方面发挥极大的杠杆作用。
今年上半年,央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依旧活跃。
首先,IPO规模大幅提升。上半年,共有8户央企子公司完成IPO发行,合计融资953.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4.59%。其中,中国移动回归A股,募集资金519.81亿元,创下近10年来A股最大规模IPO纪录;机械总院集团和汽研中心两大央企则首度拥有上市平台。
部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因私有化退市或吸收合并,但整体而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中有进。截至2022年6月底,84家中央企业共控股450户上市公司,相比2021年年底净增3户。
此外,储备的后续央企IPO项目也较为丰富。截至8月底,央企A股IPO在审企业共31户,包括主板10户、科创板11户、创业板7户、北交所3户。
央企作为国内各行业的中流砥柱,在绿色实践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
今年上半年,有223户央企境内上市公司发布了单独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较去年同期增加61户,占比61.77%,比境内市场比例高32.11个百分点。其中,央企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和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率先实现ESG等专项报告“全覆盖”。
程凤朝指出,央企在ESG信息披露方面起到的表率与示范作用无疑和央企较为领先的公司治理水平密切相关。2022年上半年,境内市场仍有近七成上市公司未披露单独的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央企积极主动进行ESG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引导与带动上市公司提高披露ESG信息的积极性和规范性。
同时,央企ESG信息披露仍然存在可改进空间。程凤朝表示,一方面,ESG报告内容应进一步标准化与规范化。包括报告整体内容安排和分布,以及报告具体内容披露规范。另一方面,ESG报告披露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仍应进一步提升。
“2022年上半年仍有近38%的央企尚未披露单独的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且能够披露更具时效性的半年度ESG报告的央企数量则更为稀少。”程凤朝称。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央企境内上市公司在绿债市场十分活跃。上半年央企境内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35只,较去年同期增加288.89%,占据境内上市公司绿色债券总数的半壁江山;绿色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78%,较去年同期下降0.79个百分点。
程凤朝表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宣传效应;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标准及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增强投资者信心,引导投资者积极参与绿债市场,有序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自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启动以来,绿色债券市场不断发挥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国内的绿色低碳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央企在这方面力度较大、募集资金较多,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每日经济新闻
下一篇:丝瓜怎么储存能到冬天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