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2019_92

摘要: 2019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2019-08-04《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17从研究中国班主任制中学会研...

2019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2019-08-04《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 )读后感17

从研究中国班主任制中学会研究

? ? ? ? ? ? ? ? ? ——读《我们应该如何研究中国班主任制?——兼论中国班主任研究 范式的建立与 发展》

? ? ? ? ? ? ? ? ?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从我们上小学开始,就一直存在班主任。后来读了师范,知道夸美纽斯第一个倡导班级授课制,知道了我们中国,曾在原始社会的末期,便已有学校的雏型。至三代学校正式形成,“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但其后直至宋代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大多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没有进行编班分组或分科教学,自然也就谈不上所谓班主任了。但学校所学,一是比较肤浅,仅仅停留在了解层面,并没有做深入研究。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我便从网上查阅资料,知道了我们国家以及 世界各国关于班主任制的历史。

  宋代教育家胡瑗(994—1059)所创“分斋教学法”,始具分科教学或班级授课意味。“分斋教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理”分科制度,是宋代风靡一时并波及以后诸代的教学组织法。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任务是智育,班主任制的基本任务是训育。中国的传统教育素有“道德中心”的特质,道重训育是顺理成章的。为皇子教育而建立的“师保傅制”,其中的太傅、少傅即是专责训育的。隋唐以前,最高学府国子监中皆设“监丞”一职,而府、州、县学又专设“训导”一职,其职责即专事训育。明清国子监中又专设“绳愆厅”,由监丞主其事,训育职能愈益强化。

  中国严格意义的分科教学制或班级授课制,实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正式创立。该馆分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日文馆和算学馆,首次采用了编班分级的授课方式。在《同文馆章程》中,对于学生的管理有许多规定。当时同文馆设正提调2名,帮提调2名,正提调可以不“逐日到馆”,而帮提调则必须“轮班在馆管理一切”,如“文移稿件”、“学生画到”、“汉教习的功课勤惰”等等。虽然帮提调的管理对象是同文馆全体学生,但其与班主任之职已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张焕伦于1878年创办的正蒙书院(后更名梅溪学堂),为中国普通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之嚆矢。该校“举德智体三育而兼之,与东西洋教授之法意多暗合者,分学生为数班,即今之多级教授制,每班置一班长,每斋置一斋长,斋长上有学长。”(张在君:《先君兴办梅溪学堂事略》)这种班级管理之制已初具班主任制之意味,因“学长、斋长、班长递相监督而统一于教员,以养成学生服从法律性质”。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在全国实施的法令化学校系统。其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任教授学生的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在同年颁布的《各学堂管理通则》中,又规定各校设“监学”或“舍监”,专责学生管理。“五?四”运动后,又易名为“训育主任”或“训导主任”。

  1932年,国民政府规定在中学实行级任制,级任教师负责一个学级的主要课程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工作。由于当时的学校规模较小,一个学校往往只有一个班;而若有多班,则相应配备多个级任教师,因此,级任教师与班主任已是名异实同了。

  1938年,国民政府又将级任制改为导师制。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中规定,“各校应于每级设导师一人,由校长聘请专任教员充任之”,“各级导师对于学生之思想行为学力及身心,均应体察个性,依据训育标准表之规定及各该校教导计划,施以严密之训导,使得正常发展,以养成健全人格”,“训导方式除个别训导外,导师应充分利用课余及例假时间,集合本级学生举行谈话会、讨论会、远足会、交谊会以及其他有关团体生活之训导”。级任导师负责班级管理领导工作,这无疑与班主任制更为接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颁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取代“级任导师”,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班主任制”正式确立。

  1978年,教育部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再次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及其规范。1988年6 月国家教委又正式颁行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的职责作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并重申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的地位,从而使我国学校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可能。

班级是学校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班级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效能;而良好班风的形成,班主任实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当今“素质教育思潮”方兴未艾之际,回溯班主任制的发展历程,探究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联系及区别,似可有助于当今的教育改革。——摘自《中国学校班主任制溯源》作者:华中师范大学盛冰 王相明

如果说,我刚才的摘录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研究中国班主任制的发展,那么本文李家成教授提出的“我们该如何研究中国班主任制?”又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呢?李教授又是采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的?李教授的研究对我们以后的研究有什么启发?

读了引言部分,我知道了李教授主要是针对班主任研究的当前状态,分析如何合理地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并对当前若干观点及其研究逻辑进行再研究。李教授的这篇论文,除了前面的三个论点之外,还附录了三份延伸阅读的材料,分别是“台湾地区小学导师制与大陆地区小学班主任制是同一制度吗?”“台湾初中的导师制和大陆的班主任制是同一制度吗?”“在国际比较中增强中国班主任研究的自信与自觉”。前两份延伸阅读材料都是把大陆的中小学班主任与台湾的导师制进行比较;第三份材料是对新西南的访问材料后完成的论文材料。可见,李家成教授在论述中国班主任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时,并非只研究了中国(大陆)的班主任制的建立与发展,还与台湾地区,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来突出我国(大陆)的中国班主任制。

现将本文的脉络梳理如下:

一、研究的视角选择与价值自觉

? 1.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2.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

3.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

4.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角度看

5.从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对话与丰富化角度看

二、研究的方法选择与合理使用

? 1.比较研究

? 2.历史研究

? 3.调查研究

? 4.实验研究

三、理论研究成果的形成及其对话

(一)在班主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没有论证,缺乏论据

? 2.论证方式缺少合理性保障

? 3.缺乏辩证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二)台湾地区小学导师制与大陆地区小学班主任制

1.在师生交往方式上,台湾的小学导师是一个班级学生发展的主要责任人

2.在学生交往上,台湾小学用相对稳定的班级促成学生的个体与群体发展

3.在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方式上,台湾小学导师和弄清楚自己是与 一个班级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合作的主要责任人,而其他教师是协助者而非主要责任人

4.在教师合作方式上,台湾小学导师和大陆班主任一样,都是教师团队中的首席

(1)台湾齐读的小学也有承担教育教学责任的教师团队,有专属班主任的“导师时间”

(2)导师是联系相关教师的主任责任人

5.在学校运行方式上,班级是台湾学校存在与发展的细胞

? (二)台湾初中的导师制和大陆的班主任制

? ? 1.在台湾的初中,有着教师群体的合作制,导师是重要的领导者

? ? 2.台湾初中的导师是教师任学科教师之外的另一项岗位而非专职,且不限于任教某些主要学科的教师,家政教师也可以担任

3. 学生有物理空间的稳定性和交往关系的稳定性,导师在班级中的空间存在时稳定的

4.台湾初中的导师与学生的交往关系最为密切,介入学生每一天

5.台湾初中的导师与班级的直接关系,可以长至三年

6.台湾初中的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7.上述导师制形态与内涵,与大陆的班主任制是一致的,与欧美的中学导师制有很大差异

? (三)在国际比较中增强中国班主任研究的自信与自觉

? ? 1. 中国班主任那时典型的适应性专家

? ? 2. 中国班主任是关怀儿童生活幸福的主要责任人

? ? 3. 中国班主任是学生发展项目的创生者

李教授这篇文章,为我们一线班主任研究某一方面的知识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主要谈谈自己从李教授的文章中学到的研究方法或得到的启示。

一、用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材料

问题就是研究最好的切入点。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调查,掌握我们需要的第一手材料,有哪些问题?再把问题进行统计、归类。李教授在 第三部分中,就是通过先分析在班主任制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后得出结论。我们还可以制作调查问卷,向各个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进行调研,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最真实的材料。

二、在比较研究中获得多元材料

李教授在第二部分中提到的“研究的方法选择与合理使用”中,首先就提到比较研究。比较也有多种比较的方法,主要的有横向比较,如本文的征文后有三篇阅读材料,就是把大陆地区的班主任制与台湾的导师制与新西南的导师制,与美国的走班制进行比较,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多元丰富的材料。横向比较除了把中国放在国际视野下进行比较之外,就是对各种报刊杂志中关于某一研究进行多维比较。如同样是研究美国的“走班制”,我们可以找来所有关于美国走班制的报刊杂志,看看别人是如何研究的,又得出了什么不同的结论。第三种横向比较就是把不同的专家观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看每个专家教授的研究视角,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结论。还有一种比较就是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线索进行研究,看看每个朝代对这个内容是怎样的表述或观点。

三、在访谈研究中获得珍贵的材料

如李教授为了弄清台湾初中的导师制与大陆的班主任是否为同一制度,就是采用的访谈方法。在拓展材料三“在估计比较中增强中国班主任研究的自信与自觉”中,也是采用的访问方法。访问所得到的材料也是我们在研究中非常珍贵的材料。因为访谈的对象,是基于我们研究对象的,是我们所筛选过的,访谈效果可能会更好,所得材料更显珍贵。比如电视台,对历史上自己不清楚的事件,联系幸存成员进行访谈。

李教授及其团队,既有高深广博的理论,又有基于基层的实践,对我们一线班主任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虽然我未曾加入“新基础教育”,也不知道“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主要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但是我从这两本《中国班主任研究》中,看到了凡是参与了“新基础教育”的老师的破茧成长。我从这本书中也学到了很多,如很多伙伴提到的李教授所告诫他们的“五字真言”,我也正在努力践行这“五字真言”,努力做研究性的老师。

2021,我们关注的新生代班主任

新生代班主任之新,体现在教育观念之新,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通过建班实现育人;体现在师生关系之新,他是班级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体现在教育方法之新,他创新班级活动设计,通过活动将真善美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2021年,周刊“新生代班主任”栏目展示了5位优秀班主任的风采,岁末之际,让我们再次聆听他们的声音。

————————————————

王怀玉 | 做班级活动创新设计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

王怀玉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非常注重班级活动设计,在她看来班主任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学习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学习如何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和谐共存。这样的班级活动指向学生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领域,具有多重价值内涵。

活动目标系列化。王怀玉认为,班级活动不仅要有特色,还要形成系列。设计系列活动,一是指向班级管理的主题系列。比如班级组织建设(小干部培养),通过组织建设提升学生的领导力。二是指向学生阶段性成长的主题系列。比如当前班级学生是否热爱阅读、是否热爱运动,是否会合作,如果在某一方面比较欠缺,那这就是现阶段活动的主题。三是指向品牌班级建设的班本课程系列。在具体开展活动时,要基于活动目标内容的梯度加以规划。

活动目标梯度化。王怀玉以班级体育社团组织的越野活动为例对活动目标的梯度设计加以说明。她所带班级的体育社团成立于2017年春,初期目标是通过周末趣味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成立之初,体育社团决定在大沙河公园开展定向越野赛,第一次活动主要由家长设计实施,活动虽然组织得不错,但家长包办了活动的所有筹备工作,学生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第二次活动中,王怀玉有意增加学生的全程参与意识,从组长选举、小组组建及活动总结等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性高涨。在总结第二次活动的基础上,王怀玉在第三次活动中邀请邻班共同开展活动,让学生多了与平行班学生和家长之间互动交往的机会。第四次活动则通过变换场地、变换比赛规则,把定向越野与小组自主野炊结合起来,给了学生全新体验。

活动目标清晰化。活动的主题化和系列化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活动目标的清晰化。如何把握好每一次活动的具体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离不开顶层设计,更离不开每次活动后的反思与及时调控。不为活动而活动,这是活动的应有之义,是从活动本位走向成长本位、发展本位的第一步。

(本报5月5日第844期)

余 婧 | 为学生打造一个“星辰教室”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余婧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职业追求。带班,她特别注重创建美好的氛围与环境,打造创新教育场。

制定幸福班级公约。班级公约不是束缚,而是一份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约定。孩子在余婧的指引下,协商、制定了自己的班级公约:与书成为好朋友;谅解他人无心的过错;乐意为他人鼓掌;积极主动为集体服务;教室里不喧哗……这些公约有规则的渗透,有习惯的培养,有文明礼仪的要求,更有良好性情的熏陶。

余婧和孩子们给自己的401班取名为“星辰教室”,孩子在这间教室里开心吃饭,安静阅读,有序打扫,认真学习,自由成长……当遵守秩序变成一种习惯,当习惯形成制度刻到了孩子的头脑里,制度就成了独特的班级文化。

“心语心愿”筑梦未来。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余婧设计了“心语心愿筑梦未来”板块,让孩子在爱心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愿。51个孩子稚嫩地表达着对他人、对集体的关心与热爱。教育更多的是熏陶,是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一个班级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不仅可以解决许多学生的个体问题,班级也可以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余婧将“劳动”纳入家庭作业,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养成了爱劳动、自食其力的良好习惯,成了家务小能手。她还经常在班里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如“叠衣服”“系鞋带”“包饺子”等,不断点燃孩子参与劳动的热情。每一次班级的春游和秋游活动,孩子都自己买食材、做食物,展示各种绝活。在余婧看来,内在的成就感是一个人做事最大的动力来源。在教育过程中,若用成就感驱动孩子的成长,孩子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动力,自觉往好的方向发展。

学生在记“疫”中成长。2020年11月2日,由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401班学生书写的150篇抗疫日记,结集成《少年记“疫”》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国内唯一一部从小学生视角出发书写的抗疫历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余婧长期教育结出的果实。

(本报5月26日第847期)

刘红朝 | 把童年还给儿童的智者

陕西省蓝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刘红朝从教16年,注重儿童自主管理,“把童年还给儿童”是他的教育理想。一直以来,他都在为这个教育理想不断努力追求着。他带的五年级(3) 班又叫“智慧班”,智慧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百花争艳。

智慧跑团,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每周六的灞河堤岸,总会迎来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就是“智慧跑团”的成员。三九严寒天,孩子们边跑步边回答刘红朝的问题:“我们跑步的口号是什么?”孩子们高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小野蛮体魄,长大报效祖国!”刘红朝又问:“我们为什么而锻炼?”孩子们高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锻炼!”这声音荡气回肠,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发出啧啧称赞声。

每次跑完步,刘红朝还带领学生开展智慧论坛活动,在身体运动之余来一场思维体操。孩子们在对事情的讨论中增强了独立思考能力,思想也变得深刻了。

智慧庄园,让劳动教育变得有趣。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口头要求,更应该有实践、有趣味。刘红朝在学校附近租了半亩地作为班级庄园,每到周末,孩子们戴着斗笠,手拿各种劳动工具,拔草、翻地、犁地、播种、施肥、浇水……田野上,这些“小农民”挥汗如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智慧实践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教育如何开展是刘红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终,在孩子们的欢呼中,“智慧实践团”成立了。周末,刘红朝和孩子们打着旗子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亲近社会生活。他们到清代民居,寻觅感受历史风云;他们到中医馆,感受传统中医药的神奇,体验针灸的奥妙;他们到蓝田国画院,品味千年不变的丹青气韵,感受笔墨间的唯美意境。前不久,他们在蓝田普化镇“花果山”举办了“智慧班成立两周年纪念”活动,与牛羊为伴,与河流唱和,与自然融为一体。

刘红朝每天都努力把自己变回小孩子,让心灵溢满童真,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享受来自孩子的幸福。

(本报6月23日第851期)

刘岱君 | 善于做规划的班主任

海南省海南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

刘岱君是海南中学十佳班主任,在她的带领下,学生积极上进。刘岱君认为,面对少数叛逆的学生不要过度关注,把精力放在抓主流上,主流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大环境好了,个别学生就出不了圈儿。

建设包容互助的班集体。用心建立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是刘岱君带班的第一步。刘岱君给每个学生服务集体的机会,她在班上设了许多服务岗位,不要小看这些岗位,这是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学生轮流做值日、轮流值周、轮流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成了学生个性成长和社会化发展的沃土。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到自主管理,刘岱君特别有感触:“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自主管理,不仅可以把班主任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品质。”

学出兴趣,学出成绩。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尝到学习的甜头。如果学生努力后不能取得好成绩,自信心会深受打击,也会产生焦虑情绪,学习兴趣很难保持。

给家长递教育工具。刘岱君以母亲节为契机,组织了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级文艺晚会。她引导学生策划,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出节目,并且为父母准备一份手工礼物,给每一位母亲准备一枝康乃馨。她要求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晚会上,当学生自编自演的表现父母的无奈与自己成长之痛的情景剧结束后,刘岱君即兴讲了一段话。她讲了母亲去世后自己的感受,讲了自己当妈妈后的感受,让学生算一算,在他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有多少。最后她说:“孩子与父母之间,还有什么问题是爱不能解决的?”

刘岱君就是这样关心着每一位学生,即使毕业了,孩子们一朝是她的学生,她就尽力为他们负责任。

(本报8月25日第856期)

杨雪梅 | 雪梅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2019年元旦,杨雪梅组建了班主任工作室,在许多人看来,她的这番折腾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她在2018年元旦才成立的读写团队因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已经名声在外。但杨雪梅没有满足于现状。她发现,当老师们只是比较散漫地写文章的时候,“发表1000篇与发表100篇差别不会太大,还是得走‘专业’的路子”。综合考量了自身的优势,她将目光锁定到班主任这个领域。

挑战自我。雪梅班主任工作室有着比较苛刻的规定:每人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每周交一篇文章,寒暑假以每天或两天一次的节奏围绕班级管理中的细小问题进行研究性写作……坚持不下去就要退出。如今,每年上百篇文章的公开发表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但工作室的追求似乎不止于此。

不要沦为教书匠。“就班主任成长而言,许多工作室把读写作为重要的常规手段来抓,但有的效果并不好,我觉得主要是缺少‘研’。”杨雪梅说,“作为教师,当主动学习能力缺失,又不具备对问题的探究意识,不能把所学真正用起来,势必会沦为机械的教书匠”。于是,“不要沦为机械的教书匠”成为工作室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几年摸索的基础上,工作室确立了“三研”模式,即研读、研写、研行,其中“读”“写”“行”是指向专业素养提升的行动方式,而“研”则是核心的发力点。

为了进一步强化阅读中“研”的味道,工作室设置了相对完整的“研读”流程,每月的领读者在读前、读中都会抛出各种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阅读;月末,领读者基于自己的阅读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做1小时的讲座,工作室成员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观点,之后则要写读后感。“这个读后感不是对书中内容的归结与提炼。我要求成员回归学生、回归教育,与教育实践或育人得失相结合,形成阅读之后的深度思考。”在杨雪梅看来,这样做不仅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提升了大家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让每个班主任都成为他自己。杨雪梅自身的行走状态就是工作室成员最好的成长参照。在她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大多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面临的主要问题确立了研究方向,有些工作室成员甚至在自己所在学校成立了班主任共同体。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七中学小学部地处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缺少家庭的关爱。结合这样的现实情况,工作室成员李竺姿带领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研究如何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整合,取得了不错的育人效果。

卢桂芳和她的团队一直在为打造“特色乡土阅读品牌”忙碌着;实验小学教师李玲则带领学校的班主任团队进行着“班级管理小点子”研究……

“我很庆幸这十几个人没有和我‘长’得很像,并没有谁成为另一个杨雪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杨雪梅说。

从一个人的成长到一个团队的发展,如今,杨雪梅正在带领更多年轻教师走在成为优秀班主任的路上。

(本报12月15日第871期)

(本报记者 高影/综合整理)

《中国教师报》2021年12月29日第10版

发表评论